对于在城市里扎根的第一代人,中年之后,逐渐成为家庭的支柱。孩子和老人的生活品质取决于我们。爸爸妈妈逐渐老去,他们不会主动在这个城市寻找好吃的东西,不会主动去探索和欣赏这个广阔世界的美,更不会通过各种信息去获得新的生活乐趣,享受新的生活内容。甚至生病了,也不想麻烦我们,他们想回到老家,在自己熟悉的诊所里,或者在自己去过的县医院看好自己的病。
出于这种考虑,我的母亲在农村老家,让上门服务的牙医,在自己家的院子里,补了缺失的所有牙齿,出于廉价的费用,憨厚的母亲不敢提更高的要求,只说:给我弄结实能吃东西就行。一阵手忙脚乱之后,母亲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牙,微笑的皱纹瞬间松弛了。事后她跟我说,就像包谷珍喝多了在口腔没有漱干净一样,到处是那种黄白色的水泥一样的渣,她买了一张工地上用的砂纸,自己打磨了一个月(母亲这样说的时候,我既内疚又难过,我的母亲难道就配享受这种钢筋水泥一般的待遇吗,那我所谓的忙碌和成功还有什么意义)。这仅仅是个开始,再次回到城里之后,5岁的白白从来不让姥姥靠近她,甚至出门也不让姥姥拉她的手,还说奶奶嘴里有味(可能是因为那种焊接死的义齿导致吃东西之后没有办法清洁)
母亲总是失落地说:娃嫌弃我,等娃不用我接送了,我还是回老家吧。出门在外,母亲总也不和别人交往,骨子还是怕别人嫌弃自己吧。在如此美丽、丰富的城市,母亲孤独而可怜。但这仅仅才是个开始,此后她的牙开始疼痛,我带她去医院牙科看,牙科的老医生毫不客气地说:你这个牙我可不负责拆,这焊接死了的,里面发炎,食物残渣不说,拆完得好几个小时,你也看见了病人多,根本没时间。母亲开始吃消炎药,坚持回老家拆掉了她的牙。之后再回到西安,这次我坚持带她去大医院逐个拔掉残根,对尚且有救的牙齿做治疗,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3个多月。出于费用和耽误我时间的考虑,母亲多次要求回农村去自己解决,说农村的医生说,拔完了整体上镶牙也便宜。直到有一次我被她唠叨烦了,冲她吼:你都那么大年纪了,有自己的一颗牙起码还能啃点好吃的,都拔了镶是镶了,好用不,能啃东西不,一天不懂还瞎叨叨。这次,她闭嘴了,怯生生的跟在我后面说:看你一天忙的,那有功夫带我去吗。
说完这话没几天,她自己去拔牙了。刚回来那会挺高兴的,大概是觉得自己能独立去医院挂号缴费拔牙了,给她闺女省了不少时间。过了一会明显感觉没那么高兴了,晚上睡觉前忍不住跟我说:今天我给人交了两个牙的钱,现在发现人只给我拔了一个,坑了我100元。然后就开始念叨了,不行,我明天要去找他,100元就是一袋麦子,就是什么等。看她满脸失落和忧愁,我说:妈,别担心了,明天我带你去,让医生把没拔的给你拔了。就这样,第二天我专门请假一天(我还得骗她说是有公休假,不扣钱,其实当时我请假一天的成本远远超过了好几颗牙),带她去讨要这100元,结果到了医院沟通半天,又让老太太躺在治疗床上看了半天,搞明白了。医生确实拔了两颗,其中一颗是母亲说的那颗没拔掉的牙对应的上面的牙。带母亲回来的路上,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,唯恐我怪罪一样,念叨着说:那医生没跟我说拔哪一颗,也没给我写病历,要告诉我了我总也不至于这么糊涂,要写病历了,拿回来给你一看你也就清楚了。(基于此,贝巢口腔所有的操作和治疗都必须有严格的病历文书记录,都必须充分跟病人沟通直到确认病人本人明白无误)
再后来,我都是请假带母亲一次次去拔牙,镶牙。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,我开始萌生了自己做口腔的想法,于是开始考察,逐一联络已经成为口腔科医生将近二十年的同学们(是的,我本人也是口腔专业毕业,只是后来考了中文系的研究生,从此和口腔形同陌路了),请到当时学习最好的同学加盟。开始在口腔大咖的门口蹲守,一遍遍向他们阐述贝巢想要实实在在做口腔的情怀,一次次被志不同的同道鄙视,但侥幸的是世界如此之大,总有志同道合之人,终于请到了***等等业界大咖加盟贝巢,贝巢的专家团队才成为今天大家看到的样子。